随着暑期到来,2019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拉开了序幕。为更好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信息工程学院共分为两个小队分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一小队前往郭井村小学深入开展“扶贫扶智、守望晨曦”社会实践;由于夏季是留守儿童暑期溺亡事件的高发期,为预防此和减少类事件的发生,由第二小队同学们组织开展防溺水智能救援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该团队由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的优秀学生组成,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将专业技能灵活运用到暑期实践当中去。
第一小分队开展“扶贫扶智,守望晨曦”社会实践活动
为贯彻“精准扶贫”政策,深入农村基层关注留守儿童。由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晓娟和分团委书记高欣带领8名学生志愿者的“扶贫扶智,守望晨曦”小分队于2019年7月7日前往祥符区刘店乡郭井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当地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开展“青少年夏季防溺水”知识讲座,围绕防溺水、防火灾、防交通意外等暑期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对孩子们进行警示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训练其自救和自护能力,使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防溺水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玉硕 摄
同时为了更好的帮助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小分队组成暑期临时团支部,利用本学院专业技能开创“守望晨曦”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邀请老师与家长们进行关注,及时为孩子和家长们更新各类安全知识,促进安全常识的普及,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孩子们保驾护航,并组织本院各团支部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留守儿童实现一个小心愿,把温暖送到留守儿童身边去。
“守望晨曦”公众号截图
在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准备了小礼物、水杯、书籍、体育用具、学习用具、电脑等物品捐赠给留守儿童,建立电子阅览室,开展文明上网的宣讲,引导孩子们合理的利用网络进行读书和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他们的经济情况以及家庭状况,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助孩子们辅导课业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抚慰。
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玉硕 摄
对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郭井村小学校长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根本需求,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还以实际行动呼吁本院各团支部及社会各界帮助他们,防溺水智能救援系统的设计投入,将有效的减少暑期溺亡事件的发生,而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帮孩子们提高了学习、生活质量,促进了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对于校长的肯定,“守望晨曦 ” 团队成员表示将会继续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与安全问题,持续为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二小分队开展“黄河水院防溺水智能救援”社会实践活动
近几年暑期儿童溺亡事件频发,通过前期开展实践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防溺水宣讲时发现留守儿童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实践小队成员决定成立第二实践小队,利用专业技能设计开发防溺水智能救援系统,预防和减少儿童溺亡事件的发生。
小队成员在小组负责人刘文言的带领下,利用专业所学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发防溺水智能救援装置,该系统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线下的救援遥控船,另一部分是配套使用的网络监控平台。通过对使用环境的详细考察研究,队员们决定采用救生船作为救生手环的搭载容器,以便更好的减少风速对救援速度的影响,保证救援的时效性。救援遥控船与遥控航模相同,但每个船体顶部有一个小盒子,盒子里压缩了一个充气救生手环,内部设置了无线传感器和物联网控制模块。该小队先派出了部分志愿者进行了无主坑塘的摸排标记,装置研发完善后将在废弃水沟、野外河道等无主坑塘安装若干无线红外探头,并在河岸两侧按照相同距离设置一些独立的救生船弹射箱。
志愿者对无主坑塘进行摸排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洋 摄
当红外探头探测到水面有险情时会立刻上报网络监控平台,监控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判断落水者情况,并向距离落水者最近的弹射箱下达发射指令,弹射箱内设置的控制模块将根据监控平台所给数据指令,智能调整弹射救生船所需要的功率和发射的角度,确保救生船可以在30秒内到达溺水儿童身边并快速对救生手环进行充气,使溺水儿童可以迅速获救,减少儿童暑期溺亡事件的发生。
志愿者调试开发智能救援平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文言 摄
“此次开发防溺水智能救援系统,不仅是对大家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考核,也是我们未来职业发展的一次尝试,希望这套系统能够帮助减少留守儿童暑期溺亡事件的发生,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该团队成员李思豪如是说道。该救援系统预计研发周期为一年,预计2020年8月份投入使用,相信该系统的投入,将极大地减少留守儿童溺亡事件的发生,为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