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11月19日第04版)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李树华 于兆国 王靖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千亿体育网站(以下简称“黄河水院”)荣登榜单。在总榜单中,黄河水院排名全国高职院校第五;在首次发布的2020版“双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中,黄河水院排名全国第五;在区域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中,黄河水院荣登中部地区榜首。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通过引进和培育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素质与结构;以教研教改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激励与约束并举,引导教师更加重视教学投入;坚持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教师发展水平。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多措并举,以“四有”好教师标准打造德技兼备、育训皆能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制订《公开招聘教师工作方案》《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青年教师课堂准入条例》等规章制度,严把教师队伍招聘、选聘政治关;制定《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术规范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强化师德规范考核和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落实与水利部人才交流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水利部党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黄河文化干部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中原大地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黄河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做足“水文章”,讲好“水利故事”,讲好“黄河故事”。开展榜样引领、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引进培养并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按照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建设3支队伍,持续打造德技兼备、育训皆能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双”教师队伍。制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双师双能”教师认定标准,持续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和全员轮训制度,重点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工匠之师,提高专业教师对接产业发展的能力以及吸收产业先进技术元素的动力,“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0%。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培育引进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结合、有机融入,所有专业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开展专题培训加大“双语双创”教师培养力度,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能力,推进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学校现已认定双语教师40人,双创教师50人。
科技创新队伍。近五年,学校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培,培育引进“万人计划”、中原学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7人,博士62人,聘任行业企业专业带头人52人,建设博士工作室8个,打造了“四位一体”产教研培创新团队。聘任院士、中原学者等专家组建4支科研团队,开展水利、测绘等行业高端纵深研究,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特色专业群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技术服务队伍。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建立28个大师工作室,聘任28名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技能导师,培养专职教师、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发挥大师“传帮带”的作用,推动企业人才和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兼职兼薪,激发技术技能大师在工匠人才培养、匠心精神传承、技术革新研发上的主动性,形成了“国家—省级—地市”阶梯式大师队伍,覆盖水利、测绘、建筑、艺术、旅游等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紧跟国家战略布局,深化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三门峡明珠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政行企校的战略合作,建设黄河生态工程、人工智能等产业学院。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和优质服务资源,在黄河生态环境治理、黄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水资源智能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服务,服务于水利行业“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改革发展总基调。组建技术创新和服务团队,为行业及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
深化改革,建成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
学校持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内部质量运行自主诊断与改进机制,增强教师内生动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培,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在职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国家“万人计划”培养推荐标准》等规章制度,引培“万人计划”、中原学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开展高水平教科研项目研究,加快学校高水平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师资力量的储备培养。强化教师培训,建立完善教师全过程培养机制,对新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和入职培训,加强关键能力培养,高起点引领新教师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历程,建立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打造职称梯级“初级—中级—副高—正高”和职业梯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领军人才”的“双梯级”式发展标准。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考评指标体系,利用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复合式考核,完善考评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动态调整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干事创业活力,提升教师吸收产业先进元素的发展动力。
学校聚焦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有效助推了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进入“十四五”阶段,学校将继续打造品德高尚、技精艺湛、育训高超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现“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双高校”建设要求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