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亿体育网站 > 学校新闻 > 正文

精彩黄院,高职长歌
[ 作者:魏豪   转贴自: 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1/19 17:34:59 责任编辑:耿风     审核人:]
精彩黄院,高职长歌
——千亿体育网站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纪实
本网讯
 2006年是千亿体育网站(以下简称黄河水院)发展历程中不同凡响的一年。2006年十二月,该院正式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项目建设为期3年。目前,200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专项建设资金1900万元
已经拨付到河南省。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也将按照1:2的比例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重点支持该院的建设与发展。这标志着黄河水院在创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高等职业院校的征途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步入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先进行列,成为中国水利水电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

  黄河水院庆贺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教育部、财政部在2006年11月3日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中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投资20亿元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006年,全国共有34个地区的45所院校申报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评审,共有21个地区的28所院校被确定为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其中,河南省共有2所院校入围,黄河水院排名第一。全国共有3所水利院校入围,黄河水院排名第一。

  回首黄河水院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之路,既充满了创业的艰辛,又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历史上溯到2001年,黄河水院正处在她70余年发展历程中又一关键时期。就在这一年,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了。党委书记俞海洛博士来自郑州大学,是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院长刘宪亮博士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知名专家。两位刚届不惑之年的年轻人开始执掌黄河水院的帅印。然而,让当时所有黄河水院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是,正是在他们的领导下,黄河水院化蛹为蝶,在短短5年时间内是实现了由维系生存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奇迹源自思想和智慧,更源自实践和实干。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如何改革与发展并无现成模式可循。黄河水院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不仅考验着每一位黄河水院人,同时也考验着她的新一届领导人。

  党委书记俞海洛和院长刘宪亮认为,只有真正读懂了黄河水院的历史与现状,才能为黄河水院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只有真正读懂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才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找到一条新路。

院长刘宪亮

党委书记俞海洛

  坐落在古城开封的黄河水院创建于1929年,前身是河南省立水利工程专门学校,后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沿革。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千亿体育网站,为当时河南省乃至全国水利行业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199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建设院校。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所培养的5万多名毕业生始终活跃在祖国的名山大川、大江南北,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成了著名的专家、学者或领导干部,特别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机构,80%左右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来自于黄河水院,该院因此赢得了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埔军校”的美称。

  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赞誉该院为“黄河技干摇篮”。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视察该院时曾说:“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70多年行业办学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黄河水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世界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它不仅能够直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而且也最能迅速反映技术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发达国家都自觉把高等职业教育视为工业现代化的“基石”和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未来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该院领导班子在认真研究和深刻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敏锐地洞察到职业教育必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大行其道。

  为抢占先机,决胜未来,该院确立了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

  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改革与创新是其唯一出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思想问题不解决,改革与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改革与发展,就必须从转变教职工的思想观念着手。自2001年以来,院党委组织全院师生员工围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办出高职特色、创建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等问题,先后开展了5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彻底扭转了“专升本”等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稳定了情绪,坚定了信念,形成了“三明确、一树立”的共识,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改革和发展。

  所谓“三明确”,一是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学院改建为高等职业院校后,必须进一步依托行业、企业,面向社会,按需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办出特色。二是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三是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应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根本任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所谓“一树立”就是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该院提出了“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凝炼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的教育理念和“以社会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以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保障等五大体系为支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并构建了独具黄河水院特色的教育理念物理模型。该物理模型蕴含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和“生产育人”两大创新性成果,纵向反映了全过程育人的思想,强调学生应当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横向反映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强调学院应当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该院从实际出发,经过科学论证,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水利、服务社会,把学院建设成“技能人才的摇篮,技术服务的基地”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核心——创建国内一流高等职业院校;搞好两个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现代化新校区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转变、一般向特色转变、普通向精品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突破、办学条件突破、办学模式突破、办学水平突破。

  目标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该院紧紧围绕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强势品牌谋篇布局,但是创建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既不能株守原有的办学模式,也不能抄袭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

  黄河水院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产学研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艰辛努力与探索,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依托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形成了产教结合、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使专业与职业结合更加紧密,专业与市场需求更加吻合。

  按照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方式即时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评价社会化的原则,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与企业技术骨干一起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材和课件,实施“半工半读”、“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条件等进行彻底改革。

  如果把学校比作工厂,专业就如同模具,模具定型产品,而专业造就人才,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制造模具的过程,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把专业建设置于核心地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是黄河水院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提出的一大创新性成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找准了切入点。

  黄河水院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统领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使学院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得以简化和明晰,理顺了各方关系,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不仅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有力促进了学院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近年来,该院各专业均成立了以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6个,河南省示范专业3个,河南省名牌专业1个;院长刘宪亮教授和院党委副书记王卫东教授分别被教育部聘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高职高专水资源与水环境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测绘工程系靳祥升副教授被聘为高职高专教育测绘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04年,该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被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推荐为高职高专指导性培养方案,并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该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内培外引”的人才战略工程,形成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稳定人才的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了《关于选拔专业带头人的实施办法》,设立了专业带头人学术津贴和生活津贴,明确了相应的岗位职责,现有6人被聘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被聘为厅级学术带头人,49人被聘为院级专业带头人。

  该院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设立科研发展基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科研、技术开发和技能培训,并且每年派出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参加国家的有关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先后认定“双师”素质教师177人;另一方面,积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现已外聘兼职教师188人。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已成为学院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课程建设中,该院制定并实施了“12341”工程,即一个原则,两个提高,三项改革,四项建设,一个机制。其中“一个原则”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围绕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课程建设;“两个提高”是指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全面素质的提高;“三项改革”是指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四项建设”是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材建设;“一个机制”是指建立一个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机制,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近年来,该院在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是河南省国家级精品课程最多的高校;出版高职高专教材205种,自制教学课件235个,承担“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42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有41项教学成果通过省级鉴定,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处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及时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前提条件。该院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校内开辟实验实训场地255亩,建有79个专业门类齐全、职业氛围浓厚的校内实验实训场馆,其中“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黄河小浪底培训中心是学院自建的可同时满足300名学生实习的大型实践教学基地。投入巨额资金购置了一大批性能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如美国天宝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辛辛那提数控加工中心、SUN机动车辆检测系统、费斯托MPS工业自动化模拟实训系统、惠普气象色谱仪等,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实训要求。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该院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和半年顶岗实习制度,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50%,生产性实习不少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80%。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该院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在“三育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育人”的新理念,为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该院通过生产育人,与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总公司、葛洲坝集团清江施工局、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花园口水文站、中信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神火集团等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76个,与102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2004年以来,该院先后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上水安阳河交*工程模型试验、溪洛渡3#泄洪洞水力模型试验、宝泉蓄能电站浆砌石重力坝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永城电厂、首阳山电厂体型优化研究、子牙河新河口纳潮冲淤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浍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老土体结合研究、黄河坝岸工程导流冲刷机理及新型结构研究等52项科技开发与科技服务项目,实现产值1119.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学院选派测绘工程系400余名师生支持河南省汤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200多个行政村的测量、绘图工作,为该县节约建设资金近千万元。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原占地面积不足400亩的老校区早已不堪重负。面对发展瓶颈,2002年6月,该院党委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筹建新校区的重大决策。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该院就以超常规的速度完成了新校区的选址定位、立项审批、征地签约、土地勘探、贷款意向等大量基础性工作。新校区位于开封市西隅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1132亩,计划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

  2003年12月15日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全院师生员工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尤其是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们,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克服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诸多困难,借鉴兄弟院校的建设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的施工任务,新校区建设初具规模,并在2004年9月如期入住6300名学生。

  迄今已完成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9000余人,党政部门和9个系迁入新区,新区已成为我院的主校区。目前二期工程(包括3栋实验楼和5栋学生公寓楼)正在紧张施工中。新校区建设融教学、生产、实训为一体,凝聚了黄河水院人的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她的建成不仅让黄河水院人拥有了一个美丽如画的新校园,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黄河水院人的自豪与自信。

新校区教学楼

  为抢占高等职业教育的制高点,给学院的未来发展争取更为充裕的时间和更为广阔的空间,2004年年底该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原定于2006年进行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前到2005年,当时距离正式评估的时间不足半年。

  此前参加评估的院校通常需要至少一年的准备时间,而黄河水院只有不到半年的准备时间,能行吗?该院院长刘宪亮自信地回答:“学院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只有抢抓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校为家,夜以继日,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雄厚的办学实力和扎实的工作赢得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誉,15项二级指标全部被认定为优秀,创新项目和特色项目均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认可。

  根据专家组的考察评估和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审议意见,该院被确定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评估专家组组长汪德敏在反馈意见时给予该院高度评价:“黄河水院已经占领了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制高点。”2005年年底,该院被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5年7月,该院党委高屋建瓴,又及时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遴选工作,开始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稳步迈进。为把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做实做细,该院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要求,成立了30个遴选课题组,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生产育人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根据课题的研究进度多次召开研讨会,组织校内专家预审,并邀请省教育厅和教育部专家对课题进行了鉴定。30项课题一次全部通过省级鉴定,在该院历史上尚属首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中来,不仅锻炼了教研能力,提高了教研水平,收获了教研成果,而且还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促进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该院先后邀请教育部全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会长、原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朱传礼,中国水利教育学会理事长、原水利部副部长周保志,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副司长陈自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河南省教育厅蒋笃运等领导同志以及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指导工作。与此同时,该院还主动派人到兄弟院校参观考察,交流经验,学习新思想、新精神、新举措。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推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之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先进性。

  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下达后,该院根据《通知》精神及时调整了工作布署,全院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按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要求,深入研讨建设方案,科学论证可行性报告,认真填写上报材料,以超人的智慧、惊人的毅力顺利完成了项目申报工作,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无疑是黄河水院未来两年的中心工作,然而,院长刘宪亮却有着异于常人的思考和见解。

  刘宪亮认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应该是革命性的、彻底的改革,因此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荣誉与责任。面对荣誉,首先要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

  二是机遇与挑战。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包括现实的挑战,自是的挑战和其他院校的挑战;

  三是发展与提高。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重在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提高能力;

  四是成功与收获。项目申报成功只是暂时的成绩,把项目建设好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国家会有收获,学院会有收获,学生也会有收获;

  五是建设与示范。项目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标志、以示范建设为目标,把学院真正建设成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

  六是内涵与服务。通过内涵建设,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地联系,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其中,工学结合是改革的核心,它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与就业的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的结合、教学情景与岗位的结合。改革愈彻底,内涵建设成效愈彰显,工学结合愈紧密,服务企业的能力愈强大。有了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正确解读和深刻理解,就等于找到了项目建设的捷径。新的实践催生新的思想,新的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这大概就是黄河水院多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高歌猛进、独领风骚,始终保持着领先优势的奥秘所在。

  展望未来,黄河水院一定会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创造新的奇迹、创造新的辉煌!